立足我省现代农业需要,围绕全省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以提升农技人员素质、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技人员技能培训,大力开展技术示范,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科技覆盖率和农业科技贡献率,提升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一、主推技术类项目
支持各级农业部门围绕主导优势特色产业,集成推广核心、先进、实用技术,以傻瓜式、菜单式形式,覆盖促进农业科技进大场、大户、大企、大社、园区,建立示范点,辐射带动提升科技水平。申报项目方向确定为:
1、粮食高产高效栽培综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
重点支持水稻、油菜、马铃薯等旱作农业综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
2、猕猴桃有机生产综合生产技术
重点支持猕猴桃适栽品种、标准化栽培、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控等全套技术集成、示范;
3、肉羊生产综合生产技术
重点支持陕北、渭北肉羊产业发展技术集成、示范;
4、设施蔬菜安全高效综合生产技术
重点支持高效、高效益蔬菜品种的集约化育苗、有机栽培管理技术、连作障碍防控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集成、示范;
5、有机茶叶综合生产技术
重点支持陕南茶叶低产改造、品种选育、有机生产、田间机械化作业、茶叶初加工技术等技术集成、示范;
6、陕南食用菌综合生产技术
重点支持陕南食用菌综合配套技术集成、示范;
7、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
围绕全省5大主导产业,集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集成并示范推广;
8、保护性耕作综合技
集成完善主导产业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建设示范点并推广。
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提升
对全省市、县、乡3级农技人员和农业局长(主任)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努力提升素质。主要开展现代农业推广方法、现代农业理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重大农业技术、防灾减灾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培训。对全省农技员学历教育对象为市、县、乡农技人员,通过考试选拔优秀的农技员进行专升本和农技推广硕士部分补贴。全省农技员学历教育对象为市、县、乡农技人员,通过考试选拔优秀的农技员进行专升本和农技推广硕士部分补贴。
三、陕西省现代农业科技实训基地建设
在2012年省厅认定的52个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实训基地范围内(陕农业发【2012】4号),择优对能认真履行实训职责的基地,支持改善培训设施设备,开展技术人员实训等,主要包括教室条件改善、配置照相机、摄像机、多媒体设备等。
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以基层为主,支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示范基地建设,用于土地平整、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所需的种子、试验设施装备等物资投入,以及组织展示活动等,示范基地不少于100亩。
1、主推技术项目,必须由省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或农业科研部门牵头,进行联合申报,对于全省范围内实施的每个项目协作单位不少于5家,对于区域内实施的每个项目协作单位不少于3家,鼓励跨市区联合申报。项目实行法人单位管理制和主持人负责制,主持人必须是高级农业职称,由主持人按照指南要求,编制项目申报书,明确项目背景、技术来源、技术内容、推广路线、采取措施、预期效果以及工作分工等。项目实行主持人答辩,专家评审,竞争立项,根据评审结构和专家建议,或实行指定单位联合实施。每市(区)限报2项,厅属单位限报1项;
2、农技推广人员素质提升,由省农干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各市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机构组织申报,根据培训任务制定《2015年农技员培训实施方案》。省农干校培训名额为2000人,每市区限报1个培训机构,10个市培训名额为300人,杨凌示范区、韩城市培训名额为50人。项目实行答辩评审,竞争立项。非农人员的农业专业教育由省农干校申报,50人。学历教育由县(区)级推荐,省级部门农技人员、市县行政机关及参公管理人员不得参加,省农业厅联合大学考试选拔进行,省厅将另文下达安排,专升本函授资助名额为100人,推广硕士资助名额为50人。项目实行答辩评审;
3、陕西省现代农业科技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主体为52个省级现代农业技术实训基地,由市级农业局(委)推荐,不得超过3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训基地、省农干校培训基地建设可直接申报;
4、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市级农业局(委)负责推荐,限报3家,实施主体为农技推广机构,市级1家、县级2家。项目实行答辩评审,竞争立项。
1、各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的项目审核推荐工作,厅属单位直接申报,严格按照分配指标申报,超量不予受理;
2、项目申报实行“谁推荐、谁负责、谁监管”的原则,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审核把关、择优推荐项目,要对所推荐项目的真实性负责;
3、公务员管理单位和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不得申报;
4、2014年职业农民培育项目没有申报的、不积极的、存在问题的不得申报。
1、主推技术申报资金量不超过50万元。在自身研究和工作基础上,充分吸收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包装为傻瓜式、菜单式技术规范,在示范基地进行推广,项目执行结果要形成主推技术规范,由省厅统一安排全省范围内推广,并建立示范基地不少于3个,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提升资金主要用于市县乡3级农技人员知识更新的培训补贴。重点支持农业局长、农技机构主任站长、高级职称、骨干农技员、农技师资、农技员、非农专业农技员等7个层次的培训。农技员学历教育对象为市、县、乡农技人员,选拔优秀的农技员进行专升本函授全额补贴和农技推广硕士部分补贴。农技员培训人均补贴1500元,专升本函授人均补贴5000元,非农人员的农业专业教育人均1万元,推广硕士人均补贴1万元;
3、陕西省现代农业科技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补助10-20万元,省农干校培训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训基地建设不超过50万元;
4、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开展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示范基地建设,用于土地平整、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所需的种子、试验设施装备等物资投入,以及组织展示活动等,示范基地不少于100亩,示范基地建设主要用于土地平整、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所需的种子、试验设施装备等物资投入,以及组织展示活动等。试验示范基地不得设立在高产创建、农业园区内。每个项目补助不超过30万元。
实施区域:
1、主推技术类项目,实施主体为省市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科研机构,充分吸收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包装,在示范基地进行推广,项目执行结果要形成主推技术规范,由省厅统一安排全省范围内推广,并建立示范基地不少于3个。
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提升项目,实施主体以省农干校、市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为主。高级职称培训和学历教育工作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担。对市、县、乡3级农技推广人员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培训和学历教育。
3、陕西省现代农业科技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主体为52个省级现代农业技术实训基地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训基地、省农干校培训基地。
4、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实施主体为县级农技推广机构。
扫一扫咨询
知企网微信官方客服
客服热线:400-885-0909
24小时在线咨询
*我们将对您的号码严格保密,请放心使用
扫码下载APP
服务评价
好评度